未成年犯罪多少歲可以判刑?
我國未成年犯罪判刑年齡如下:
1、12周歲犯故意殺人、故意傷害罪,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,情節(jié)惡劣,經(jīng)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,應當負刑事責任;
2、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,應當負刑事責任;
3、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,犯故意殺人、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、強奸、搶劫、販賣毒品、放火、爆炸、投毒罪的,應當負刑事責任;
4、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,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;
5、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,責令其家長或者監(jiān)護人加以管教;在必要的時候,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(yǎng);
6、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,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;過失犯罪的,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。
預防未成年犯罪家長這樣做:
1、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,讓未成年人接受在校教育;
2、父母盡可能多陪伴子女成長,履行好監(jiān)護責任;
2、建立家校共育機制;
4、未成年人自身要加強學習增強法律意識。
綜上所述,不同年齡段犯罪,承擔的刑事責任也有不同,未成年人犯罪12周歲經(jīng)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就可判刑,家長或管理監(jiān)護人應嚴加管教,避免未成年人犯錯,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識宣貫。
【法律依據(jù)】: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十七條
【刑事責任年齡】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,應當負刑事責任。
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,犯故意殺人、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、強奸、搶劫、販賣毒品、放火、爆炸、投放危險物質罪的,應當負刑事責任。
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,犯故意殺人、故意傷害罪,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,情節(jié)惡劣,經(jīng)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,應當負刑事責任。
對依照前三款規(guī)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,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。
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,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(jiān)護人加以管教;在必要的時候,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。
第十七條之一
【刑事責任年齡】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,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;過失犯罪的,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。
刑事責任一般怎么處理?
刑事責任一般處理如下:
1、立案偵查: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抓捕刑事責任當事人(犯罪嫌疑人)、立案偵查,查明涉嫌犯罪的真相。符合逮捕條件的依法予以逮捕;
2、提起公訴:經(jīng)核查確實構成刑事犯罪的,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;
3、法院審理判決:法院按照刑法條款規(guī)定的罪名予以量刑(判刑)。
由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適用并由專門機構執(zhí)行的最為嚴厲的國家強制措施。根據(jù)《刑法》規(guī)定,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。
1、主刑。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,只能獨立適用,不能附加適用,對犯罪分子只能判一種主刑。主刑分為管制、拘役、有期徒刑、無期徒刑和死刑;
2、附加刑。是既可以獨立適用又可以附加適用的刑罰方法。即對同一犯罪行為既可以在主刑之后判處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附加刑,也可以獨立判處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附加刑。附加刑分為罰金、剝奪政治權利、沒收財產。對犯罪的外國人,也可以獨立或者附加適用驅除出境。
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
犯罪,致人重傷的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;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,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無期徒刑或者死刑。本法另有規(guī)定的,依照規(guī)定。刑事責任應當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對于已經(jīng)進行行政拘留處罰的,拘留可以折抵拘役和有期徒刑。提起的刑事訴訟可以附帶民事訴訟。
【本文關聯(lián)的相關法律依據(jù)】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
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,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,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;情節(jié)較輕的,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:
(一)結伙毆打、傷害他人的;
(二)毆打、傷害殘疾人、孕婦、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;
(三)多次毆打、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、傷害多人的。行政處罰就是罰款和拘留。對于故意傷害案件,可以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,也可以由被害人提起自訴。